這邊介紹兩個軟體
一個是Googlr Earth-星空模式
另外一個是Stellarium。
這兩套軟體都是免費的,可以在網路上下載
Stellarium [點我來到載點]
Google Earth [點我來到載點]
首先先簡單介紹Google Earth。一般剛下載的時候都會看到一顆地球
然後在上面的工具列點選[檢視]→[探索]→[星空]
就成了一個簡單的星圖軟體了
但是這個介面非常簡陋,甚至連做相對位置的地景都沒有
因此我建議去工具列點選[檢視]→[格線]
叫出天球座標,這樣才較好定位。
然後我們可以在側欄的[圖層]欄位點選一些功能,當然這都是錦上添花,Google-星空沒有說很完整的功能,
但是過過乾癮也夠了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接下來介紹Stellarium這套軟體。
其實上面給的載點頁面就有相當豐富的說明了,安裝問題就自己去看吧
這邊提供快捷鍵說明
底下那一排按鈕(由左而右):
[C]→星座連線:顯示星座的連線
[V]→顯示名稱:顯示星座的名稱
[R]→星座圖繪:顯示星座的圖象,可於"星空於顯示"項目調整圖繪亮度
[E]→赤道座標:顯示天球座標
[Z]→地坪座標:顯示地平座標,地平線0度,天頂90度;正北方0+,正南方180+
[G]→顯示地面:顯示地景。可於"星空與顯示"項目選擇不同的地景
[O]→顯示基點:在地平線上標示東南西北
[A]→顯示大氣:開啟大氣干擾,可於"星空與顯示"調整光害大小
[N]→顯示星雲:在星空中標示星雲的位置,可於"星空與顯示"調整標示密度
[P]→行星標示:在星空中標示行星的位置,在"星空與顯示"中有更詳細的設定
[Ctrl+M]→切換赤道座標/地平座標
[空白鍵]→將選取的天體移到畫面中央
夜間模式:開起/關閉夜間模式
[F11]→切換全螢幕模式/視窗模式
[Ctrl+Q]→離開程式
[J]→減慢時間速度
[K]→正常時間速度
[數字8]→回到當前時間
[L]→加快時間速度
左邊那一排按鈕(由上而下)
[F6]→位置:調整觀測位置,可以輸入緯度、經度、海拔,可以自己命名後儲存加入列表。也可在此選擇所在行星
[F5]→時間與日期:調整觀測日期與時間
[F4]→星空與顯示:裡面有四個項目
1.星空
a.恆星
(1.)絕對大小:調整恆星盤面的大小(預設1.0)
(2.)相對大小:調整恆星視盤面的大小(預設1.00)
(3.)閃爍:勾選後會顯示因大氣擾動產生的恆星閃爍
(4.)人眼動態視覺調適:讓星星比較符合人眼看到的畫面
b.行星與衛星
(1.)顯示行星:在星空中顯示行星
(2.)顯示行星標記
(3.)顯示行星軌道
(4.)模擬光速
(5.)月球尺寸:讓月球顯示盤面變化
c.大氣
(1.)顯示大氣
(2.)光害程度:1~9
d.名稱與標記
(1.)恆星
(2.)星雲
(3.)行星
※這三個勾選之後都可以調整顯示的數目
e.流星:五個不同的流星出現頻率
2.標示
a.天球:顯示赤道座標(兩種模式)、地平座標、赤道、經線、黃道、基點
b.星座:顯示星座連線、名稱、界線、圖繪,並且在此調整圖繪亮度
c.投影方法:選擇各式圖會的投影方法
3.地景:7種地景可以選擇,在此開關霧氣並且設定預設地景。
4.星空術語:11種文化的星空供你選擇。
[F3]→搜尋
[F2]→設定:設定語言、天體資訊標是長短、儲存預設值
[F1]→說明